6月,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升至65.4%,比2008年同期高出了10个百分点。同时,在手订单也开始攀升,截至5月底在手订单为5.8个月。但是,5~6月行业雇员在连续两个月出现小幅回升后再次下降,至54100人。据ifo研究所分析,未来三个月,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不会削减员工人数。
具体来看,2011年上半年,中国烘干机订单同比增长了47%,其中本土订单增长41%,海外订单增长51%。尤其是加工技术,受益于订单的繁荣而增长64%。今年前5个月,海外订单量增加了一倍。而成型技术增长了24%,主要供应汽车行业,因此业务非常活跃。由于前期谈判周期较长,同时设计阶段所耗费的时间长且成本较高,成型业务完成需要更长的时间。成型加工约占总产量的26%。
2011年上半年,中国烘干机产业所呈现的各项经济数据均要好于预期,尤其是市场需求再次出现增长。产能利用率和订单量已经从低谷中逐步恢复。烘干机出口也在二季度停止了下滑。尽管如此,中国烘干机产量在今年仍会表现为负增长。
尽管所有数据均再次增长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,但是上半年烘干机产量仍然同比下降了20%。这是因为作为制造业“心脏”的烘干机工业是一个晚周期性行业,比其客户更加捉摸不定。ifo的研究显示,2008年后,下游用户产业的工业和贸易商业气候开始稳步回升。2011年1~6月,其订单增幅超过24%。其中,机械设备制造、航空航天技术、金属加工生产等行业展现出逐步繁荣之势;金属制品制造、电子工业和汽车产业也同样表现为增长。
目前,很多用户上调了其产量预期,其中机械制造近期将其增速从增长4个百分点,提升至增长5个百分点。尽管如此,由于订单增加并不等于营业额增长,因此今年中国烘干机的产值仍将有所下降。在烘干机行业,生产周期可能从5周至2年。而且,很多订单不能在今年完成,尤其在目前很多零部件的供应面临短缺的情况下。因此,vdw预计,2011年中国烘干机产量将下降12%至800万欧元左右,这肯定将造近年来的低值。
上半年,中国烘干机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海外订单。据初步统计,来自包括巴西、俄罗斯、印度和德国在内的金砖四国的订单在增长。同时,来自韩国和日本的投资呈现明显增长。来自中国烘干机大的市场——欧洲的订单持续增加,尤其是瑞士、奥地利、波兰和意大利。海外需求的增长也清晰地反映在出口的增加上。2011年2季度的出口量达到了去年同期的水平,但由于1季度市场没有恢复,上半年总体出口仍下降了14%。亚洲市场重要的推动力来自中国,未来中国市场的地位将不断加强。